结构组成:包括釜体和进料预混装置。釜体有罐体、罐盖、进料口、搅拌轴、搅拌叶、搅拌杆以及加热部件。进料预混装置包含箱体、预混件、驱动件、第一进料管、第二进料管、冷凝部件、伸缩结构、导料管、第一单向阀、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。
制作要点
釜体制作:罐体和罐盖用玻璃钢制作,搅拌轴与电机连接,搅拌叶为扇叶状,搅拌杆均匀分布,加热部件采用螺旋型加热管,且加热管下端高度高于进料口。
进料预混装置制作:箱体由可相对动作的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组成,伸缩结构通过第一挡沿、第二挡沿、第一滚筒、第二滚筒、第一密封层、第二密封层和伸缩密封件实现,冷凝部件由多个冷凝管、密封圈和冷凝器组成,冷凝管设于箱体单侧。
工作原理:气态物料先进入箱体内预混合,被冷凝为液态后,在伸缩部件作用下排至罐体内,经搅拌叶搅拌呈液态混合,受热气化后再经搅拌杆搅拌并在加热部件处反应。
结构组成:包括反应釜、第一混合器、热泵、冷却器、高温水箱和低温水箱等。反应釜通过管路与第一混合器形成循环回路,其间设有循环水泵和第一调节阀等;第一混合器与热泵也通过管路形成循环回路,设有热水泵和第四调节阀等。
反应釜制作:根据具体工艺要求确定反应釜的材质、尺寸和内部结构,如设置合适的搅拌装置和换热装置。
循环系统制作:合理布置管路,连接反应釜、混合器、热泵、冷却器和水箱等设备,确保水流顺畅,并安装相应的水泵、调节阀和开关阀等控制元件。
工作原理:利用低温水收集反应釜产生的低品位热能,通过热泵产生高温热水,当反应釜需要加热时,用高温热水加热,被冷却的低温水回收,实现热量和水资源的自循环。
结构组成:反应釜本体包括上端盖、下端盖和中间主体壁,中间主体壁由外玻璃钢层、内玻璃钢层和聚氨酯保温板层组成,内部有搅拌轴和搅拌叶。
釜体结构制作:按照设计尺寸和要求制作上端盖、下端盖和中间主体壁,将外玻璃钢层、内玻璃钢层和聚氨酯保温板层复合在一起,保证保温效果。安装搅拌轴和搅拌叶,确保搅拌功能正常。
工作原理:通过聚氨酯保温板层减少反应釜内热量散失,使反应釜内温度能及时达到并保持在反应所需温度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电话
在线咨询
微信扫一扫
返回顶部